个人简介
郑坤,男,博士、副教授,空间信息系副主任,200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2006年 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自1998年起一直从事有关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与三维地学模拟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分别在2004年、2007年及2010年获得三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了十余篇相关论文。
研究方向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地学模拟
空间信息应用工程
软件工程:
空间数据库与空间分析
资源与环境遥感:
“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获奖情况
项目“大型三维GIS平台研发与应用”,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
项目“分布式大型GIS平台软件”,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
项目“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科研项目
国家油气专项“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与调查评价”之课题“青藏高原石油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数据库建设”的专题“青藏高原石油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字添图过程的多源数据整合基础组件开发”;
“固体矿产资源三维可视化储量估算与管理分析系统”;
2003年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863计划项目:“基于大型GIS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子课题“基于大型GIS的基础地质空间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2007年作为子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自主产权的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开发”子课题“基于MapGIS平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
“危机矿山勘查项目成果报告编制GIS系统”;
作为研发负责人之一完成了国家勘界办“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界限勘界成果数字化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中的软件开发工作。
作为骨干成员完成了十五计划863项目:“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大型GIS”中关于空间数库的研究、作为主要技术负责完成了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三维空间分析及可视化的研究。
在研项目
目前正在从事大数据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在大数据方面主要研究空间大数据在云环境下的高性能存储、分析等技术及应用。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面主要研究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地质、气象 、矿山等行业,技术研究重点有地质建模、矿体建模、三维数据管理、风暴体的建模与可视化等。在气象应用方向,主持了国家气象局“风暴体回波数据可视化”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建立风暴体三维模型,实现风暴体三维模型的管理与展示,并实现对风暴体三维模型的三维分析、风暴体演进过程三维动态模拟、风暴影响范围计算及风暴灾害风险区域评估等。在地矿应用方向,主持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多专业地质钻孔数据库管理与三维可视化服务”、“数字地质填图动态建模模块研究”、“地质调查数据服务网”等项目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多专业地质钻孔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基于钻孔、剖面、实际材料图等地质资料的三维地质动态建模方法及其在数字地质填图中的应用,以及地质调查数据的网络服务技术等相关内容。
教学情况
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三维GIS、空间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等专业课程。
研究生招生
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在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及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与三维地学模拟等方面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和研究基础。
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十余名。现科研团队拟在Big Data及三维GIS等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2-3名,实习生2-3名。
欢迎有愿意从事该方向研究的同学与我联系。
代表性论文
其代表性论文有:
支持多维动态地学图解的MAPGIS三维地学信息平台
基于3D GIS的城市地球物理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3D GIS空间索引技术研究
组件技术在GIS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顾及拓扑面向实体的三维矢量数据模型
基于MAPGIS的1∶5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三维场景交互漫游的研究与实现
自适应可视化研究综述
基于实体模型的三维GIS矢量数据管理
城市三维地质调查数据库
3维GIS中LOD_-OR树空间索引结构的研究
三维景观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规则库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三维城市地球物理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框架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思考
基于 GPU 的风暴数据场多维纹理混合绘制
网络道德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上海世博园区地下空间三维信息系统研究
一种含断层的复杂层状地质体三维自动构模方法研究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测算矿方量中的应用
物探数据三维属性模型高效构建方法研究
校GIS专业本科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联系方式
电话:
Email:Michael_Power@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