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地理学 -> 正文

地理学科简介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1-06-21

我校地理学科兴起于1994年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05年获批地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发展成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支撑我校地球科学ESI全球排名在前1‰基础上持续前进。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长江大保护对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地理与地质、环境等地学相结合,聚焦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游地区,在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土地利用转 型与空间优化智能决策,地理信息平台研发与高性能地学计算,复杂地表环境遥感反演、模拟与分析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自然地理学方向聚焦长江流域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围绕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水文气候学和生物地理学等学科方向,开展盆山耦合与江湖演化、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人类活动与流域关键带等领域研究,在长江形成与演化、极端气候事件、地表生态响应等方向取得了富有特色的成果,相关论文曾发表在Nature、Science、PNAS等期刊上,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相关成果被纳入到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人文地理学聚焦碳中和牵引的人地系统演化与空间规划治理:1)人地系统演化模拟与碳中和效应评估;2)城乡互动与土地利用转型;3)碳中和牵引的空间规划治理与国土多功能利用;4)地质景观评价与全域旅游。形成了如下特色:1)平台依托与学科交叉,与地理信息、高性能计算、遥感、经济管理等方向形成深度交叉;2)紧迫需求与现实问题导向。围绕“碳达峰 碳中和”,面向解决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地质景观评价与开发、全域旅游等紧迫需求及问题。3)理论优势与特色。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空间模拟系列模型,其中最新版的PLUS模型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基于格局与功能互馈机理,提出了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与国土多功能治理模式。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聚焦新时代GIS科技前沿与时空信息应用需求,研究全空间地理环境物联感知网与时空语义关联融合,构建面向智慧城市的多元一体化感知神经网络;探索地理人工智能与高性能空间计算的深度耦合,提出一系列智能化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和时空动态模拟优化方法;研发多模态时空大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及全息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地理环境遥感面向复杂地表定量遥感科学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发展大气、植被、水体等生态系统要素的高精度反演理论与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干扰下的碳水循环、能量平衡、生态状况、环境质量、流域水文和地质灾害等领域的立体监测、建模分析与机理研究;获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创新人才,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与人地关系理论相结合,实行全方位育人,具有完善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2门,与国外100多所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成立了由十多所世界知 名大学组成的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近年来,地理学科年均招收近200名本科生、50名研究生,坚持开放办学,建立了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50多个,人才培养获得业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