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 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介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19-09-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介

一、学院简介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三家联合共建学院。2018年由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系、公共管理学院区域规划系组建而成,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完善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促进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长远目标,以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为指导思想,以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为基础,深度融合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发展新信息时代的地理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努力使学院成为国内地理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主要力量,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地学信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测绘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点2011年,软件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地理信息系统(现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入选湖北省品牌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工程(现称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测绘工程专业入选2016年度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二、2020年研究生招生方式:

1、 校园开放日活动选拔优秀本科生活动(20196月份已完成);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接收2020推免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http://xgxy.cug.edu.cn/info/1055/2131.htm (正在报名阶段);

3、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研究生创新人才选拔办法(试行) http://xgxy.cug.edu.cn/info/1055/2143.htm(即将报名);

4、 普通考试招考方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及专业目录http://zhinengdayi.com/page/detail/PVKZRL/892/34938/ (即将报名)

三、师资队伍和招生学科方向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3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74人。13人次入选国家、省市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计划。

学院在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技术的驱动下,围绕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学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以及一带一路美丽中国评估、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智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应用需求,扩大我校地理、测绘、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在促进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地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及特色方向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特色方向: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

         人文地理学(特色方向:资源环境转型与空间规划治理)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特色方向:地学大数据智能管理与综合分析)

     地理环境遥感(特色方向:地理过程模拟与生态环境遥感)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特色方向:大地测量学与精密工程测量)

          摄影测量与遥感(特色方向:摄影测量与资源与环境遥感)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导航定位与空间位置服务(特色方向:空间信息应用与位置服务)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技术(特色方向: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技术)

领域软件工程(特色方向:智能系统中的软件技术)

软件服务工程(特色方向: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工程)

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软件工程)、资源与环境(测绘工程)

为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探索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新模式,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联培生采取“双导师制”,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培养各环节内容,享有在联培单位(即地理所或测地所)学习1-2年的机会,及相应的学习资源、科研条件和生活设施。中科院地理所已选派18名高水平专家学者作为首批联合培养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范畴涉及自然地理学、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能够极好地吻合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部分博士生导师简介:

胡超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研究,尤其是全新世年际分辨石笋古气候重建。现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喀斯特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和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4项,科技部973项目课题1个,参加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个;在Nature GeosciencePANSEPSLGCACGISJ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6篇。主讲地球科学前沿、地球科学概论、第四纪环境重建方法和全球变化等课程。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者(2015)。

黄咸雨,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大学者(学科骨干人才),中国第四纪研究会会员,欧洲有机地球化学家联合会会员。研究方向为湿地生态与全球变化。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校腾飞计划项目,以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3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Organic Geochemistry等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1部。

陈旭,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得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系。研究方向为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藻类古生态学),包括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下湖泊生态环境演化、泥炭湿地硅藻对泥炭地环境变化过程的响应。

王伦澈,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信息专业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学委员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等专委会委员。担任Solar EnergyRemote SensingSCI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大气辐射与区域气候变化、地表生态环境遥感、城市化过程与气候环境效应、气溶胶-辐射-地表过程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等。近五年已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70余篇,其中一区和Top期刊论文22篇,被SCI他引700余次,Google学术被引1200多次,4篇论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

陶明辉,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星遥感探测机理及在区域环境与气候变化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科院先导专项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骨干等;在JGRACPAE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被Nature Communication, PNASScientific Reports等相关期刊SCI引用600余次,单篇最高SCI引用>100次,获省部级奖励1项,参编专著两部。

张绪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地理学会理事。研究方向:行星遥感、海洋遥感、城市群遥感,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地理信息大数据挖掘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等领域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其中六篇SCI检索国际期刊、十多篇EI检索国际、国内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主编专著1部,获软件著作权8项。

宋小青,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空间规划与人地系统模拟研究中心主任、“Sino-EU Panel on Land and Soil”成员、德国汉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人地系统转型、空间规划与国土多功能利用方向教学与科研。构建了基于格局与功能互馈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理论框架,并在国内率先倡导城市空地研究方向。

胡友健,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和湖北省软科学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编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标准《地质灾害监测通讯协议》,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Mathematical Geosciences》、《Remote Sensing》、《测绘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

王旭,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美国地理学会会员、瑞士苏黎世大学地理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资源环境遥感、城市地理。主讲《遥感概论》、《城市地理》等课程。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3项、横向委托合同多项等。在《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地球科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

谢忠,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MapGIS开发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863国家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方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网络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地理计算与空间分析等。

周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科学与技术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062月-20072月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软件工程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曾参与在我国获得广泛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的设计和开发,并负责构造MAPGIS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了C/S架构下MAPGIS空间数据的物理存储和管理等技术问题,为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MAPGIS长期、稳定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修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地理信息分析与应用、遥感信息提取及其地学应用研发与教学工作,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次;发表科技论文120余篇,个人先后6次被授予省部级荣誉称号。

曾文,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GIS 数据模型、空间优化算法及其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中的应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委会副主任,住建部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主持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吴亮,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软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高性能地学计算、空间建模和应用、时空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等方向上。主持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研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10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

万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理论、平台研发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参与多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等国家级课题。出版本学科领域著作 5 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尚建嘎,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工程系主任,智能系统软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校第五届研究生的良师益友。曾在教育部GIS工程研究中心暨校产学研基地武汉中地公司从事三维GIS及城市三维地质信息项目的研发工作多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1项。近年来,主要从事室内定位导航、室内制图与建模以及智能移动软件研发,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有实质性合作。详细介绍见团队网站http://www.ubiloc.cn

罗显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科技局专家库专家、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第十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人才。2004.07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任教,同时在国家GI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主持、参加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包括多项86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重点基金等项目,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30多篇论文,10多个发明专利,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教材近10本,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

陈占龙,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问学者。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论文评价通讯评审专家,《Transactions in GIS》、《Computer&Geosciences》、《测绘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五十余篇。从事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型GIS基础平台的理论和应用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与基础软件研发、时空大数据智能挖掘、地理计算与空间分析、空间认知与推理、高性能空间运算等。

关庆锋,教授、博导、副院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包括时空大数据、空间计算智能和高性能空间计算。科研项目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PNASISPRSIJGISEMSCEUSCGTGISCaGISR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SSCI学术论文40余篇。2014年获高校GIS创新人物奖,2017年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

王绍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全球碳计划北京办公室副主任,《地理研究》副主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生态学模型、生态遥感。2005年以来主要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基金、1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经发表国际SCI检索论文57篇,国内CSCD检索论文54篇,出版一部专著《基于遥感和模型模拟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2项咨询建议报告分别于2018年被《中办》和《国办》刊物采纳。

四、研究平台和成果

学院建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支撑平台。以吴信才教授为首的科研集体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彩色地图编辑出版系统“MAPCAD”,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GIS平台软件“MAPGIS”,成为国家科技部推荐首选的GIS平台软件,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应用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搜救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是国产软件的杰出代表。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校第三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学院申报的湖北省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生工作站获批第三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为我校首次获得此类全国性示范基地称号。地理学在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近年来,地理学教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GeosciencesTop期刊上发表了近百篇重要学术论文。

                                说明: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8597708582&di=b9b43b865271d2b4ba85c9a419ce5b9f&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71206%2F3221ec5a508147aba2f112d33dfe9406.jpeg                  说明: https://gss0.bdstatic.com/9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sign=bc19a791d71b0ef46ce89f58e5c551a1/aa64034f78f0f736b718a3be0f55b319eac413ae.jpg                                    说明: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39253390858&di=4cbaf168e6f01317d25de10c8154fb61&imgtype=0&src=http%3A%2F%2Fwww.sondii.com%2FUploadFiles%2F2016327211331300.jpg   

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重要学术研究成果

学院以促进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长远目标,以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为指导思想,以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为基础,深度融合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培育和构建学科领军人物+团队的地理空间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平台,发展新信息时代的地理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在筹建多个研究中心,如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研究中心、空间规划与人地系统模研究中心、高性能空间计算智能研究中心、地球空间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现代测绘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系统软件技术研究中心、全空间地理大数据智能处理与GIS基础平台研究中心、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应用研究中心和智能信息与导航服务研究中心等,加强学科融合、凝聚学科方向,提升学科整体研究水平。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实施教学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打造具有鲜明地学信息化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努力使学院成为国内地理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主要力量,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地学信息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理念,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实践与工程技能训练,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在人才知识结构方面,培养学生掌握地理学基础、3S技术方法、软件与信息技术等知识;在人才能力结构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并积极开设暑期世界名家课程、举办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努力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说明: 暑期世界名家课程-Dar Roberts讲课现场照片.png                  说明: 暑期名家课程-Willian Douglas Philpot3.jpg

暑期世界名家课程讲课现场

 

                                     说明: 2015年度CPGIS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国际学术会议.jpg                   说明: http://xgxy.cug.edu.cn/__local/D/E7/BE/F2B6A71FBF0F959DEC841031BB4_DED14D5C_C811E.png

举办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城市智能与应用国际研讨会、

全国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建有虚拟现实实验室、“3S”实验室、GPS实验室、变形监测实验室、空间信息处理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遥感和数字填图实验室、地貌学实验室、激光粒度实验室、光释光年代学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并在神农架大九湖和清江和尚洞建立长期野外观测基地。拥有计算机网络、智能人型机器人、车型机器人、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GPS接收机、数字化测图系统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测地所、遥感所,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和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同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网易、今日头条、中地数码、吉威数源、武大吉奥、航天远景、上海数慧等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实习意向或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苏州等地建立了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40多个。

学院大力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官方和行业高水平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不同专业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官方高水平赛事,以及FIRA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赛、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IPIN室内定位比赛等行业和学科高水平赛事当中屡获佳绩。如我院“CUG机器人足球队在相关比赛中屡获冠、亚军,在人工智能科研领域雄踞高地;如近年来我院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官方主办的大学生学术作品竞赛和创业竞赛中,累计取得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银奖2项、铜奖2项;湖北省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金奖6项、铜奖2项的优异成绩;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最具学术奖1项;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说明: http://xgxy.cug.edu.cn/__local/8/25/84/9D3272AE3A27D7AFED5A0D8BACD_08CCFE67_17BBE.jpg

参加国际机器人足球比赛等国际赛事,CUG机器人足球队在国际机器人足球比赛中屡获佳绩,

成为机器人足球领域的世界知名强队

学院广泛拓展本硕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本科生各专业就业率均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100%30多年以来,共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他们中既有中科院及国内著名高校的科研人员、也有微软、AUTODESK等全球500强企业的研发人员,还有任职于国家知名企业如腾迅、华为、百度、阿里巴巴、今日头条、中兴等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是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普遍评价。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锦程街6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与发展办公室 朱老师,邮 编:430078

话:13349835337 箱:yjs06@cug.edu.cn

    欢迎广大有志青年联系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