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建的学院,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信息工程学院、原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原公共管理学院区域规划系合并组建,2019年12月21日正式揭牌,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完善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建设地学类研究型学院为标准,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支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提高质量的要求,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重要抓手,凝练特色,开拓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学院稳定内涵发展。

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授(含特任)31人、副教授(含特任)73人,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设有空间信息系、地理科学系、测绘遥感系和实验教学中心共4个教学单位。

2013年,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两个一级学科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地理信息系统(现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入选“湖北省品牌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工程(现称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测绘工程专业入选2016年度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测绘工程专业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9年分别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与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学院建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平台。以吴信才教授为首的科研集体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彩色地图编辑出版系统“MAPCAD”,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GIS平台软件“MAPGIS”,成为国家科技部推荐首选的GIS平台软件,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应用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搜救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是国产软件的杰出代表。地理学在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地理学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近五年,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oscience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

吴信才教授领衔的测绘地理信息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GIS平台软件“MAPGIS”,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软件被应用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搜救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是国产软件的杰出代表。

学院教师围绕美丽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应急管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碳达峰 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撰写咨询报告11份,其中被省部级领导实质性批示9份、被市级领导批示2份。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促进学校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长远目标,以“强特色、入主流、谋跨越”为指导思想,以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为基础,深度融合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将在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技术的驱动下,围绕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学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以及“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智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应用需求,扩大我校地理、测绘、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在促进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地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实施教学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发展战略,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行业服务紧密结合,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理念,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实践与工程技能训练,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在人才知识结构方面,培养学生掌握地理学基础、3S技术方法、软件与信息技术等知识;在人才能力结构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既具备地理科学家的科学思辨能力,又具备地理信息技术工程师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标为要求,配备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的教学实验设备,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软硬件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具备能够满足课程实验教学、综合实验训练、开放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探索等要求的现代化高水平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建有信息化测绘实验室、位置服务与导航实验室、摄影测量与机器视觉实验室、遥感机理与影像分析智能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实验室、GIS开发与应用实验室、地理空间传感网实验室、云计算软件实验室、软件协同创新实验室、生态地理与环境变化实验室、水文地理学实验室、地貌学实验室等10余个现代教学科研实验室 ,并在神农架大九湖和清江和尚洞建立长期野外观测基地。拥有计算机网络、智能人型机器人、车型机器人、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GPS接收机、数字化测图系统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学院大力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和行业高水平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各专业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官方高水平赛事,以及FIRA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赛、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当中屡获佳绩。2019年中国自动化学会将学院评选为中国机器人大赛赛事基地,学院“CUG机器人足球队”在相关比赛中屡获冠、亚军,在人工智能科研领域雄踞高地。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测地所、遥感所,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和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同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今日头条、中地数码、吉威数源、武大吉奥、航天远景、上海数慧等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实习意向或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济南、杭州、苏州、襄阳等地建立了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50多个。

学校面向国家新工科建设,依托学院设立“信息科学实验班”,采用完全学分制、导师制、本硕连培和本硕博连贯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学员动态调整制等特色培养模式,培养信息科学领域拔尖人才。2016年开班以来,已面向全校本科生连续招收7期共158名学员,升学深造率高达75.93%。

学院开设国际名家暑期课程,围绕地理时空大数据分析、生态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内容,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Keith Clarke教授、Dar Roberts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授课。

学院广泛拓展本硕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本科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本硕博毕业生去向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国家、地方政府及其事业单位,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电信、国家电网、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华为、百度、腾讯、阿里、超图集团、华测导航、四维图新、北京吉威、上海数慧、中地数码等知名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瑞士苏黎世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网址:http://xgxy.cug.edu.cn/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普通本科生就业部分单位名称:阿里、百度、腾讯、华为、中电、中交、中建、中冶等中大型企事业单位。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咨询电话:027-67883725